記者曾采訪了原沙城酒廠副廠長趙德祥,趙廠長回顧了生產葡萄酒的過程:
記者:最早生產葡萄酒是在什么時間?
趙廠長:是1960年。
記者:怎么就想起生產葡萄酒?
趙廠長:當時困難時期,糧食緊張,提倡不用糧食釀酒,咱懷來產果,就做果酒,用葡萄釀酒。1960年就開紿投產了。
記者:葡萄從什么在方收的?
趙廠長:暖泉公社河、沙營、暖泉。還有涿鹿溫泉一帶,陽原也收過。
記者:都是什么品種?
趙廠長:就是龍眼。
記者:第一年收了多少?
趙廠長:大數一百萬斤,500噸。
記者:當時有葡萄酒設備嗎?
趙廠長:咱們去別的酒廠看過,北京東郊、西郊,昌黎也有葡萄酒廠??戳艘院罄辖夂臀以O計了一個葡萄酒生產車間,年產葡萄酒3000噸。
記者:當時生產葡萄酒都是誰參與的?
趙廠長:我和解一杰,他廠長,我副廠長。他書記,我副書記。他九八年去世的。
六○年主要沒有糧食,計劃經濟,國家分配糧食,因糧食緊張,他不給你分配。為什么想搞葡萄酒呢?在抗戰時期日本人在沙城建過一個葡萄酒公司,這個公司在哪呢?就在大禮堂西邊老保險公司,現在改成幼兒園那地方。
懷來縣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就搞過葡萄酒。困難時期當時我們人少,幾十個人,不到一百人,白酒不能生產,工人得開工資,得想辦法呀!我們倆就商量,咱們建葡萄酒車間,工人有的干了,企業也能生存下去了,這么發展起來的。
真正葡萄酒車間1959年就開工了,六0年國慶投產
上一篇: 沙城為何出好酒
下一篇: 「沙城煮酒」青梅煮酒的傳說